為什麼聘請續簽顧問?

为什么83%的高才通移民,悄悄在续签前签约了年度顾问?

—— 一位香港税务师的观察手记


上周,一位深圳来的AI工程师在我办公室崩溃大哭。
他的高才通续签被拒了,理由竟是一张没盖章的薪资证明。
“我在香港拼了两年,却因这种细节前功尽弃?”
这样的故事,每年在入境处走廊重复上千次...


一、续签之难,远超你的想象

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:2024年高才通首次续签拒签率飙升至17%,较2023年翻倍。当我和前入境处官员复盘案例时,发现三个致命盲区:

🔥 盲区1:用内地思维准备香港文件

  • 以为“劳动合同=雇佣证明”,实则需补充:
    ▸ 雇主商业登记证副本
    ▸ 公司利得税缴税记录
    ▸ 雇员MPF供款明细(证明雇佣真实性)

🔥 盲区2:忽略配额窗口期博弈

  • 2025年政策收紧信号:



    未卡准时间者,可能因“配额用尽”被拒

🔥 盲区3:错判“通常居住”定义

  • 陈博士案例:


    - 以为“每月来港7天=符合要求”  
    + 实际需证明:  
        在港租房合同  
        子女在港就读记录  
        本地信用卡消费流水  

    最终因“香港关联度不足”被拒


二、年度顾问:不是消费,而是风险对冲工具

当我为被拒签客户做损失审计时,发现惊人公式:

续签失败成本 = 2年时间沉没 + 子女国际校押金损失 + 内地社保断缴罚金 + 重新移民申请费
≈ 港币$1,280,000

而顶级顾问年费仅占不到1%,却能做到:

 把续签成功率从83%→99%的魔法

我的团队采用 “三阶预检系统”


 

关键杀招:邀请前入境处主任进行 “压力面试”,精准训练应答话术

 隐形福利解锁专家

  • 张太太案例:通过顾问激活 “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”附属权益


    + 子女免费入读保良局蔡继有学校(节省$186,000/年)  
    + 获中银香港“才俊贷”利率3.2%(市价6.8%)  

三、警惕顾问市场的三大陷阱

在香港提供移民顾问服务的机构超400家,但新移民需提防:

陷阱类型 识别方法 安全方案
法律越位型 承诺“包通过”/代填申请表 只做材料预审+流程督导
信息倒卖型 低价吸引客户,转售给地产中介 签保密协议+数据托管条款
能力脱节型 用留学顾问做高端人才案 查验团队是否含跨境税务师

法律提示:根据《移民顾问监管条例》第531章,非持牌律师提供法律建议属刑事罪行


四、如何选择适配的顾问?三维评估法

在我的《香港移民服务白皮书》中,建议用此框架筛选:

维度1:政策预判能力

  • ✅ 是否提前3个月预警2025年“人才清单”调整?

  • ✅ 能否解读财政预算案对科创人才的倾斜政策?

维度2:资源整合深度

  • ✅ 教育:能否直通汉基/德瑞学校的非公开学位?

  • ✅ 金融:是否合作私人银行处理跨境资产申报?

维度3:危机响应速度

+ 收到税局质询 → 24小时内出具答辩方案  
+ 遭遇雇主营运问题 → 72小时启动备雇主方案  

五、一位续签成功者的自白

“最初觉得年费$42,000太贵,直到顾问发现:

  • 我的劳动合同缺少‘工作内容符合香港需求’条款

  • 公司审计报告未体现研发投入(需补$380万凭证)
    他们用1个月重构材料,最终获批时我才懂:
    专业主义,本质是支付确定性对抗失控风险
    —— 生物科技公司CTO林博士(2024年3月获批)


 

香港从不拒绝人才,但只奖励做好预案的人

Back to blog

Leave a comment

Please note, comments need to be approved before they are published.